时间来到2月7日深夜股票配资投资,俄乌冲突第1078天,距离战争满三周年仅剩下16天
这一天,至少五大重磅消息表明:乌克兰可能于2025年就将被迫作出重大妥协了,甚至是战争了。时间似乎真的已站在俄罗斯这一边了。
当地时间2月4日,央视新闻:特朗普称正在与俄乌双方对话
一、俄为重启谈判划定红线,乌再失军事重镇:局势已然基本明朗了?
最近两周,特朗普给俄乌双方带来巨大外交压力。国际舆论场和谈信号渐多,俄乌官方在谈判上也有所松动,泽连斯基称无法收复失地拟结束热战,克宫称泽连斯基合法性存疑但仍愿谈判,乌克兰谈判禁令似乎不再是和谈死结。
再加上“特朗普和平计划部分细节曝光”,以及其特使2月20日将访基辅,诸多因素下,不少学者专家乐观预测2025年上半年冲突将结束,认为停战看似对泽连斯基不利,实则更不利俄罗斯,这类似明斯克协议3.0版本,几年后乌克兰或更易收复失地。
不过在特朗普强硬立场下,因卢布暴跌、能源收入锐减、通胀严重、兵力损失大,俄罗斯似乎也只能接受条件。那么,事情真会如此发展吗?
废话不多说,回到正题
当地时间2月6日,据俄媒报道,俄外交部:明确表示无法接受冻结俄乌冲突或暂时停火。
紧接着,俄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特鲁申则对外透露,俄军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大幅调整战法,已然掌握战场主动权,几乎在所有方向展开了进攻。
随后,稍晚几个小时,俄国防部更是正式宣布,全面控制了被乌克兰经营十年这年的军事重镇-捷尔任斯克
据悉,捷尔任斯克是托列茨克城市群最大城镇。 2022年初,托列茨克城市群人口总数超过7.35万人,其中约3.5万人居住在捷尔任斯克。而对捷尔任斯克的控制为“解放”康斯坦丁诺夫卡和进入乌军克拉马托尔斯克集群的侧翼开辟了道路。
更重要的是,与顿巴斯许多其他大城市一样,基辅方面将其变成了一个拥有发达地下交通网络的要塞区,几乎每座建筑都是设施齐全和防护良好的长久火力点:为守住捷尔任斯克,乌军集结了8个旅,其兵力超过4万人,其中包括外国雇佣兵团伙以及亚速旅。
但在5个月的捷尔任斯克争夺战期间,乌军集团的死伤超过70%,超过了2.6万人。
同时,在控制捷尔任斯克期间,俄罗斯武装部队深入敌军防线13公里:被控制的捷尔任斯克市区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托列茨克市区的11个居民区和139平方公里的领土被解放;
‘中部’集团军部队在继续执行解放托列茨克城市群其他村镇的任务
有观点指出,很明显,俄方此时正式宣布全面控制了捷尔任斯克,很可能就是在特朗普上眼药,意思很明显——你不是要搞出一个冻结冲突的和平方案吗,那我就偏偏用事实来打脸,并向外界表明:我不仅能攻克对方经营十年之久的军事重镇,而且我还将继续“解放”其他位于顿巴斯的城镇
换言之,俄军很可能是用行动来表明对特朗普和平计划中想要冻结冲突和临时停火的不屑或不满。因为俄罗斯很可能会认为自己掌握着战场主动权,完全有资格在谈判中占据地位,完全有能力通过军事行动完全所有特别军事行动目标:美西应该正视这一现实,乌克兰理应做出更多让步,冻结冲突和临时停火就别想了,主动撤离乌东四州才是正经
毕竟,结合普京最近系列表态来看,有理由认为,俄罗斯最起码的底线应该是全面控制顿巴斯(或乌军主动撤离),库尔斯克也不能成为谈判筹码,乌宣布中立且不得加入北约、不得拥有核武器,严格限制乌军队规模(至于战后欧洲维和部队想要进入乌克兰,这点似乎可以单独磋商)
与此同时,对于乌克兰和美国感到头疼的是,俄罗斯不仅能在前线频频取得进展,而且该国经济韧性和社会支持也很可能出乎它们的意料。
当地时间2月7日,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俄总理米米舒斯京在向俄总统普京会谈时表示:
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1%,比官方预测高出0.2%,其名义GDP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00万亿卢布,俄罗斯经济正变得更加技术先进和多样化:这表明俄罗斯经济成功地应对了前所未有的制裁压力,这与许多对我们施加制裁的国家不同——在这些国家,经济情况在许多情况下接近停滞(暗指德国等)
此外,在外界很多人还动不动就是卢布已经贬成纸的背景下,最新消息却显示,卢布兑美元汇率回涨了——已经回升到100以下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据俄媒报道称,根据俄罗斯最新的民意调查发现,近 70% 的俄罗斯人支持实施特别军事行动,比 22年2月特别军事行动开始时有所增加;65% 的公民则认为俄罗斯军队进展顺利。
而诡异的是,被俄联邦定性为“外国代理人”的俄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的调查结果却显示,特别军事行动获得了76%的民众支持率!
有观点,这其实是不出意料的,毕竟,明眼人都知道,实际上,早在去年普京高票成功竞选连任时,就已反映出俄罗斯人的普遍想法是相信并支持普京带领俄罗斯人赢得战争、保住战争果实,去实现战略突围,去走出一条新路:毕竟,长痛不如短痛,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期,越需要冷静和坚定。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不说,而且还会将巨大隐患留给下一代人。
因此,综合来看,俄罗斯很可能会按照既定节奏继续战斗,直到完全控制顿巴斯,基本实现对乌去军事化目标,获得可进可退的战略空间后,才会真正考虑去达成协议,才能真正有可能达成能够保证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和平的协议:也只有这样,战后俄罗斯才有可能快速复苏,才能充分巩固、开发和消化乌东的海量资源!
那么,面对如此严峻态势,乌克兰和美欧又会如何应对呢?接下来局势又会如何发展呢?
近日,《福布斯》:俄已经控制了乌克兰多达70%的矿产资源:其中大部分位于顿巴斯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二、敏感时期!英媒爆猛料,美特使泼冷水,乌军再攻库尔斯克:但却损失惨重
当地时间2月7日,有消息,英国《电讯报》报道称,美国指示英国从美国手中接管乌克兰防务的领导权。但这个消息还有待核实 。
不过外界普遍开始认为乌克兰已经不再是特朗普的第一要务,其主要精力聚焦于:整顿国内和壮大共和党基本盘、对外加征关税、中东局势、亚太。
紧接着,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天然气开始依赖“土耳其溪流”输气管道直接输送给斯洛伐克。
有观点指出,随着特朗普上台和俄乌冲突进入后期,欧洲内部分歧似乎加剧了
与此同时,综合美媒和乌媒报道来看,面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和姿态,美国的表现着实耐人寻味。概括而言,在这一天,特朗普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主要对外强调了以下几点:
下周不会提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计划。乌克兰重获核武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几乎等于零。
泽连斯基关于没有收到 1740 亿美元中的1000亿一事是在撒谎。我们会对乌克兰和美国的战争费用进行审计。因为宪法规定,战斗停止前乌克兰人不能举行选举。但终有一天,选举是必须举行的。特朗普将加倍对俄罗斯的制裁,特别是加强对石油部门的制裁,以结束乌克兰冲突。
右三为凯洛格
2月4日,泽连斯基:乌加入北约的进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为了保证安全,西方应向乌提供核武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2月6日起,乌克兰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了新一轮攻势。但是呢,就目前来看,更多像是在改善战术位置,以便更好地坚守住这个桥头堡
然而,关键问题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对于乌克兰而言,本身兵力不足,且顿巴斯还不断失地,这里再调精锐主动进攻俄库尔斯克,很可能并不是好选择,甚至很可能会和上个月的攻势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且在对方的空优和火力打击下,注定损失惨重!
事实,似乎也确实如此。
据俄国防部2月7日通报称,乌军一天在俄库尔斯克州损失超370军人和11坦克3个无人机指挥所。而自去年8月6日乌军反攻该地区以来,其已经共损失超58230名军人
更重要的是,种种迹象表明,乌兵力似乎快到极限了。当地时间1月31日,乌克兰专业军事网站《战争之泪》再次更新了乌军的损失:截止目前,乌克兰军队已经阵亡66.7万人(仅上周就有4413人阵亡),其一线部队还有41万士兵。
随后,俄国防部30日发布消息则称,冲突以来,乌克兰军人未经许可脱离部队并逃跑的人数约为10万人。过去六个月乌军每月损失约5万人或更多,而每月动员人数勉强达到3万人:也就是说,乌军每个月有2万官兵的差额,至少2个师的兵力,乌军方无法填补。
当然,这些数据也只能当作一个参考。但关键问题是,特朗普团队核心官员已经承认乌军兵力不足,需要降低征兵年龄至18岁。
随后,泽连斯基还迅速将之降至17岁。并且最近几天,网络上开始传出多起乌克兰兵办公室遭到袭击死伤事件了。
另外,就在当天,《华尔街日报》直言,乌克兰需要增加 10 倍的军队才能阻止俄罗斯联邦:当下,在东部战线的大多数地方,俄罗斯联邦投入的兵力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的 5 倍;乌克兰大多数 50 岁以下的人来到前线时都没有动力和经验。
显然,种种迹象表明,乌克兰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了,兵力危机似乎正在成为乌克兰的致命短板。而鉴于俄罗斯强硬的立场和特朗普方面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对乌断供概率很小,但加大对乌援助可能也不太现实),有理由认为,接下来,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和谈以结束冲突,那么乌克兰将失去更多领土和人口,且最终结局很可能是被迫做出重大妥协